郭磊,男,1977年6月出生,大专学历,党员,1994年12月入伍,1998年12月退役,1999年进入青岛港从事装卸生产一线工作。他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作风,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扎根海港,敬业奉献,20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港口大型机械操作技术,从普通一兵成长为港口的高技能产业工人领军人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994年12月,郭磊应征入伍,来到西沙群岛开始了守卫南海的军旅生涯。他刻苦学习无线电通信专业,在团技术专业技术比武中大显身手,荣获无线电通信专业、高射炮兵专业“双料冠军”,在同批入伍战友中第一个当上班长,第一个荣立个人三等功,第一个被评为优秀士兵,第一个光荣地加入党组织,成为同期入伍战友中的佼佼者。1998年12月,他从部队退役后到青岛港从事装卸作业工作,他扑下身子向师傅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从一名装卸工成长为拖车司机、轮胎吊司机,2004年经过层层筛选成为集装箱装卸桥吊司机。作为“振超团队”的核心成员,他先后8次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为青岛港“振超效率”不断提升做出重要贡献;他刻苦钻研,创出“高空飞燕”“百米穿针”“飞箱穿障”3项绝活和“两快一抢”操作法,成为青岛港的“桥吊专家”。在2010年山东省第四届“港航杯”集装箱桥吊项目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在2016年青岛市第十四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电动装卸机械项目第一名。由于成绩突出,他先后获得国家、省、市以及集团多项荣誉,成为新时代港口产业工人的领军人才。
从一名普通退役军人到一名港口产业工人,再到操作技能专家,郭磊虽然身份在变,但服从命令、敢打硬仗的军人本色从未改变。在港口20年来,他始终以忘我精神学习钻研岗位技能,全面提升技术水平,逐渐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多次圆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2018年4月23日夜班,郭磊接班后得知,81泊位的“法国达飞”轮要赶在潮水到来前离港,否则要在港池内多呆一天,既占用泊位,又增加停泊费用。他主动请缨执行装卸任务,最终提前2.5小时完成船舶作业,创出青岛港达飞欧班每小时装卸61个自然箱的中国港口新纪录,两次擦亮青岛港“振超效率”服务名牌,赢得国际船东货主高度赞誉。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桥吊岗位上先后带过17名徒弟,2人成为省部级技能人才,3人成为高级技师,10人晋升工人技师。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党员骨干、全国技术能手,港口操作一线唯一拥有桥吊高级技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双资格高技能人才,郭磊每年要操作6万标准箱以上,大件上百个,危险品1000多箱,为公司创收2000多万元。2016年12月,郭磊研发成功“集装箱锁垫自动摘除装置”,荣获青岛港集团岗位创新成果一等奖,成为世界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中第一个实现无外接动力自动锁垫拆除装置,较好地解决了集装箱码头操作中高空坠物和人机交叉作业安全隐患。201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确定为职工创新补助资金项目,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7年春节,郭磊接受央视记者3天工作专访,登上央视新闻频道“零点后中国”栏目,展现了港口码头工人“港外过年、港内大干”的劳动风采。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期间,在央视媒体全球同步直播下,郭磊代表青岛港技术工人成功表演桥吊绝活,精湛技艺惊艳全场。他先后被聘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产业教授”、青岛电子学校“劳模精神指导教师”,多次受邀深入高校职校、企业、青岛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大讲堂等培训授课,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